top of page

淺談金馬餘波:政治歸政治,藝術歸藝術?兩者脫離不了的是生活



第55屆金馬獎剛剛落幕,登上新聞版面的不再是誰是影帝影后,而是哪位影人在台上發表了敏感的政治言論。有人說是以《我們的青春,在台灣》紀錄片獲獎的傅榆先起的頭,有人則追溯到擔任最佳新導演獎頒獎人的張藝謀,後來許多中國影人的發言開始被無限上綱,也有不少網友在網上呼籲大家能政治與藝術分開,但其實兩者的密不可分,就如同與生活的形影不離一樣。


作品來自創作者的生活經歷,而我們所屬的社會環境多少都受到政治,更明確而言,政策的影響。綜觀所有在國際三大獎項上獲得好成績的作品,多多少少都跟政治與社會有關係。而《血觀音》導演楊雅喆也在臉書上表示:「不要談政治,頒獎給《斷背山》時不要談同志。不要談政治,頒獎給《嘉年華》時不要談校園性侵。不要談政治,典禮上也不要跟文化部長要資源。」



從頒獎典禮看

或許有人會覺得拿紀錄片來論述不夠客觀,畢竟紀錄片本身就是記錄生活,那如果我們去看金馬獎歷年的得獎作品呢?新任影帝徐崢主演的《我不是藥神》探討醫療政策;影后謝盈萱主演的《誰先愛上他的》講述同志議題。這些題材真的都跟政策沒有關係嗎?第49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得主《神探亨特張》藉由逮捕穿梭在北京胡同的詐騙分子,揭露社會困苦官逼民反,走上歧路的無奈感。


現在將視野擴張到國際,今年坎城影展得主《小偷家族》提到了長照議題,與詐領老年金等問題;2016年的《我是布萊克》探討的失業給更是直搗政策的荒謬所在。而榮獲過柏林影展金熊獎的《計程人生》與《新居風暴》都是導演將自己國家的社會問題與生活狀態深刻描繪出來,前作的導演還時常被列為該國家政府的禁拍名單甚至限制其出境,這就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了吧。



從亞洲電影看

對台灣觀眾來說,最常拍攝與政治相關題材的國家,無非是與我們有相似歷史背景的南韓。改編自光州事件的三部電影:《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》、《華麗的假期》和《1987:黎明到來的那一天》都是大家非常熟悉之作,這些作品成功受到亞洲觀眾的關注以及熱烈迴響,但相比韓國而言,香港電影卻時常因為題材被列為禁片。


最有名且最近的例子,絕對是在第35屆香港金像獎榮獲最佳劇情長片的《十年》,由於該片的入圍也讓中國廣電局下令禁止轉播頒獎典禮,報章雜誌上也唯獨不寫劇情長片得主。此現象同樣發生在隔年的《樹大招風》,該片一舉榮獲最佳劇情長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男主角等五項大獎,最終報導也只寫上得獎者而未附上得獎作品。



就像金馬獎執委會主席李安說的:「影展是開放的,我們不能說你不能講什麼、怎麼樣,所以不管怎麼樣大家都是我們的客人,不管是本地的、外地的,但是要來金馬獎,我們希望就藝術論藝術,不希望有政治事件或其他的東西來干擾,我覺得藝術是很純粹的,我希望大家能夠尊重這一點。」




(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邀稿,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,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)

20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